最近在電視上看到馬達加斯加第二集的廣告,巧可馬上說:「好煩喔一直打廣告! 這麼幼稚的會有大人想看嗎?」
我馬上回答:「哪會啊~ 我就想看啊!」
事情是這樣的…
當年教小學時某次的校外教學,專業的司機先生就事先準備了兩片VCD,打算讓大家在無聊的車程中一起看。一個是馬達加斯加,一個是大雄與雲之王國。我一拿到片子就忍不在心裡想,雲之王國不是超久的了嗎!!? 小朋友哪會想看這片啊?
在遊覽車上點完名後,我就拿著兩片VCD問小朋友:「司機叔叔這邊有兩片VCD,一個是馬達加斯加,一個是大雄與雲之王國,你們要看哪部?」
沒想到,全班一面倒地回答:「看多啦a夢!!!!」←那個明明叫小叮噹啊!!!!
雖然全班都說要看多啦a夢,但是,拎杯比較想看當時正在院線首輪的馬達加斯加。於是我不死心地說:「馬達加斯加很新耶!!!!看馬達加斯加啦!!!」←獨自一人抵抗全班!
小朋友紛紛說:「早就看過了啦!」、「我把拔早就抓給我看過了!」、「那個很幼稚ㄋㄟ!」←不然你是有多成熟!!!? 一年級不要在拎杯面前給我說幼稚這兩個字!
最後,我只好在遊覽車上拿著麥克風表決:「一定還有人沒看過啦!還沒看過馬達加斯加的舉手!!!」
現場一片寂靜,只有一個人舉手!!
↑ 是拎杯…
最後,我只好說:「可是我很想看ㄋㄟ~ 我想看愛力克獅去馬達加斯加啊!!!看馬達加斯加啦,不然我就要叫司機叔叔放卡拉ok喔~」
在我的堅持(威脅?)下,小朋友勉強同意看了馬達加斯加;但是他們全程都在一直給我當電影預報員,總是講的劇情比螢幕上演的還要超前,搞的拎杯很不爽。後來叫他們都給我安靜,才能好好欣賞影片。不過我也驚訝於,這些小學生的資訊更新速度之快!←拎杯都還沒看過,他們就已經都看過了…
說起幼稚這件事,我覺得現代的父母很妙,不像我們的爸媽那一代,還是堅信棒下出孝子那一套、對於輩份長幼有序很看重。現代的父母,和小孩的關係比較微妙,有時候相處互動比較像是朋友,有時候又要拿出長輩的架勢教訓小孩,其實還滿辛苦的。當朋友的時候,不能太兇,要和善有耐心地回答小孩的一百萬個為什麼。不像我們的父母那輩,面對我們的眾多疑問,只要以一句「長大就知道了」就可以封住我們的嘴。
但是,小孩不是電子產品,教育小孩更是沒有說明書,每個小孩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養成環境不同之下,相處的情境也各異奇趣。
有一天下午放學時,我在走廊,看到班上的一個小朋友,正因為數學課本上畫了一隻根本看不出是什麼鬼據說是戰鬥陀螺的玩意兒而被媽媽罵。
媽媽:「上課為什麼在畫這種東西!!!? 浪費時間!!! 你都幾歲了還這麼幼稚!!!」
只見到小朋友緩緩地抬起羞愧的臉、同時伸出食指:「一…年…級…」
↑ 身為一年級,幼稚也是合理的啊!!
看到這一幕,躲在走廊柱子邊偷看的我,也忍不住噗了出來。也對,這個媽媽一向以朋友的姿態和小孩相處,長時間下來,真的會忘記,他其實還是個小孩。雖然講話語氣、心思敏捷度,好像都已經很成熟;但是那都只是模仿大人的經很成熟;但是那都只是模仿大人的行為罷了,事實上,他的心靈年齡和經驗,也不過短短六、七年。
所以提醒把拔馬麻叔叔伯伯阿姨姑姑,不管你家的小朋友做了什麼看起來不雅的行為、說了不禮貌的話,某種程度上,他都是在學習模仿父母和周邊親友的言行舉止,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可能忽略的缺失。看著小孩成長的同時,也能從小孩身上看到某部份自己的縮影,其實還滿有感觸的。←大家放心! 我教的小朋友沒有都變成阿宅,但是都被我洗腦成喜歡keroro和吃紅蘿蔔! 科科科~